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传承 / 中国字
  • 解码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借由汉字,我们得以相识。 (元代赵孟頫临《兰亭序》,无锡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出土...

    21
    2024-06
  • 汉字的特点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

    24
    2024-05
  • 汉字的魅力:为什么说它是最优美的文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不仅是一种记录语言、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一种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载体。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形、音、义...

    26
    2024-04
  • 五千年书法史:秦篆汉隶、唐楷、宋元书韵、明清尚奇

    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实际上呈现出一种错峰起伏的形态变迁。也就是说,书法的发展既有高峰、高潮时期,又有低谷、衰落期。 高峰期一般是秦代、汉代、魏晋、唐代、宋代、明清两代这六个阶段。...

    29
    2024-03
  • 简述中国书法史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由于书、画创作所采...

    02
    2024-02
  • “篆隶楷行草”的来历

    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 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 了解区别有助于理解中国书法艺...

    05
    2024-01
  •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字体有哪些

    1、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

    08
    2023-12
  •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严格说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属于用字的方法。 许慎在...

    10
    2023-11
  • 中国文字一共有多少个?

    中国汉字究竟有多少?不但中国历代字典查询不尽相同,就是专家们的统计和统计方法亦有出入。从不同的系统看,数字也是大不相同的。 例如,从最大的常用字看,从甲骨文到今天,大体维持了70...

    13
    2023-10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

    1.古埃及象形文字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里也出现了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之一的埃及象形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尔的铠甲关节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记起(公元前3,10...

    15
    2023-09
  • 古代人名中的“字”是干什么的?

    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

    18
    2023-08
  • 世人皆知仓颉造字,但他造完字后,为何“鬼怪都哭泣”?

    人类文明的开始,正是有了一串串生动的文字来记录历史,才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底蕴。据记载,文字的开创者是仓颉,而且据说仓颉造字时还发生了天降粟米、鬼怪哭泣的异象,这究竟是...

    21
    2023-07
  • 仓颉造字的故事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

    23
    2023-06
  • 【汉字寻根】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来源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五行"一词,最早出处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22
    2023-05
  • 中国汉字的魅力

    中国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 中国的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结晶和象征,在汉字这四方的世界...

    31
    2023-03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